- 姜海;李文铅;
加里东期花岗岩在华南地区分布甚广,对其开展深入研究有助于加深对华南早古生代构造演化及地质背景的理解。对梅子窝钨矿的赋矿岩体-加里东期花岗闪长岩的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该岩体属于偏铝质-弱过铝质的高钾钙碱性系列岩石,具有较高的SiO2含量、K2O/Na2O比值和较低的ACNK值;大离子元素明显富集,Ba、Sr、P、Ti负异常明显;在(La/Yb)N-δEu图解中,投影于S型或壳源型花岗岩范围内;在Rb/Sr-Rb/Ba和A/MF-C/MF图解中,该花岗闪长岩的源区物质为砂质岩而不是幔源基性岩。这些特征表明,梅子窝加里东期花岗闪长岩应归属于S型花岗岩;推测其形成机制可能与早古生代晚期的板内作用有关,先受区域挤压应力场影响,导致地壳加厚;稍后,由于应力场的转化,进入后碰撞伸展环境。并在减压、挥发分的加入等因素综合影响下,位于中、上地壳的低成熟度的变杂砂岩发生部分熔融,形成S型或壳源型花岗岩。
2013年06期 v.28;No.238 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4K] [下载次数:19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0 ] - 陈小勇;谢有炜;丁明;游磊;邬思涛;肖汉冲;
崇义牛角窝钨多金属矿床位于南岭东部钨锡多金属成矿带崇义—大余—上犹矿集区内。矿区产出破碎蚀变岩—石英脉复合型、石英细脉带型、云英岩型三种钨矿床类型,同受燕山期成矿花岗岩体控制,且三种矿床类型具有一定的空间配置关系,相互间具有密切的成生联系,从而形成"三位一体"模式。对矿区"三位一体"模式的研究有助于深刻认识钨多金属矿床的组合产出规律,进行钨矿床地质特征及成矿机制探讨,指导矿区勘查和区域找矿。
2013年06期 v.28;No.238 8-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7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邵海清;曾庆友;丁亮;范德友;
岿美山钨矿位于南岭有色稀有金属成矿带的东端,其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矿化分布普遍,具多种矿化类型,是赣南地区重要的找矿远景区。通过查阅以往岿美山钨矿成矿与找矿的成果资料,结合多年来从事钨矿勘查体会与实地工作经验,阐述了岿美山钨矿床的区域地质特征、矿区地层、构造、矿体特征、围岩蚀变和脉岩与钨的成矿关系,探讨了钨矿床的控矿因素、找矿标志,根据矿区钨矿脉的矿化信息、盲矿脉的产出规律及对应的成矿有利部位,提出矿区北东部为今后找矿、增储的重点区域。
2013年06期 v.28;No.238 13-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5K] [下载次数:4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黄伟生;谢加文;邓海波;
旋流器结构参数对分级作业有较大的影响。试验研究了不同规格和不同沉砂口与溢流口直径比例的旋流器的工作性能。对磨矿细度为-0.074 mm占84%、给料矿浆浓度为20.8%的白钨浮选给矿,采用直径为50 mm规格旋流器,沉砂口与溢流口直径比例ds/dOV为0.96、给矿压强为0.20 MPa时,获得分级作业指标矿砂部分产率83%、矿浆浓度42%;矿泥部分产率17%、矿浆浓度6%、平均粒度12μm。试验达到了对白钨浮选给矿泥砂分级作业的要求。
2013年06期 v.28;No.238 17-2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7K] [下载次数:1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0 ] - 郭劭卿;
某白钨矿选矿厂日处理原矿2 000 t,排出尾矿有1 800多t,其尾矿资源回收有着重要意义。根据该矿山选矿尾矿中白钨矿呈微细粒嵌布特点,确定试验方案为常温粗选-加温精选的浮选工艺流程,添加调整剂使细粒级的矿物和脉石矿物分离,采用捕收能力较强的改性脂肪酸回收微细粒级白钨矿。进行了调整剂、捕收剂的种类和用量试验等,在最佳条件试验的基础上进行了闭路试验。对WO3品位0.05%的给矿,得到精矿品位65%和回收率25%的小型闭路试验结果。试验的研究为该矿山尾矿中微细粒级白钨矿的综合回收提供了依据。
2013年06期 v.28;No.238 21-24+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下载次数:2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张兆金;辛亚淘;邓双丽;
分析现有系统技术改造的原因和浮选柱工作原理,探索浮选柱代替浮选机在低品位白钨精选中的应用。经过试验室试验、半工业化试验两个阶段的技术论证,对现有白钨精选系统进行浮选柱改造,取得了预期效果。生产实践证明,经过改造前后精选系统主要动力消耗的计算、精选改造前后生产技术指标的比较,浮选柱在白钨精选中的应用能提高白钨精选段回收率和钨精矿品位,降低能源消耗,提高生产自动化水平,获得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2013年06期 v.28;No.238 25-28+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K] [下载次数:10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0 ] - 刘新敏;游航英;邓左民;
应用"中国知网"数据平台,对2000—2013年发表的有关白钨技术文献进行检索,分析了白钨研究的文献发表趋势、期刊特征、关键词、研究机构和作者群体。同时,重点对白钨选矿专题文献进行了筛选和数据处理,分析了中国白钨选矿主要技术指标自2000年来的变化趋势,归纳整理出了资源回收率与精矿品位指标的文献分布图,根据样本数据统计,给出了中国白钨选矿的入选平均品位为0.48%,平均回收率为70.26%,选矿平均品位为54.17%。文献表明,尾矿中白钨资源回收和多金属矿中白钨资源的综合利用已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
2013年06期 v.28;No.238 29-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2K] [下载次数:2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0 ]
- 罗铁钢;蔡一湘;
评述了钨及钨合金粉末注射成形的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钨及钨合金粉末注射成形工艺研究和理论探讨,列举了钨材料在国防军工、航空航天、能源、电子等行业领域中的应用,总结了钨材料的研究方向。通过采用高品质粉末制备与改进技术,对钨阴极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对制备工艺进行综合优化,在新结构设计的关键钨零件方面提出了钨粉末注射成形的技术课题,展望了钨科学技术发展的美好未来。
2013年06期 v.28;No.238 34-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9K] [下载次数:4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杨新华;许亮;周洁英;欧阳红;陈冬英;
针对难分解钨钽铌粗精矿的冶炼问题,采用了高压碱分解工艺,成功地实现了钨钽铌精矿中钨难分解的问题。研究针对江西某大型钨、钽铌矿床矿石重选矿泥,经选矿试验获得的钨钽铌粗精矿,探讨了NaOH加入量、Na3PO4·12H2O加入量、液固比、分解温度、分解压力、分解时间对钨分解率的影响。结果表明,NaOH加入量为理论量的1.70倍,Na3PO4·12H2O加入量为理论量的1.26倍,液固比为3,分解温度200℃,分解压力1.5 MPa,分解时间5 h,钨的分解率能达到99.84%,分解渣中WO3含量为0.16%。
2013年06期 v.28;No.238 38-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6K] [下载次数:16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杨守达;张寿德;陈先强;
采用水溶液化学法制备的纳米复合粉作原料,研究制备超细晶挤压圆棒的生产工艺。含钴12%(质量分数)的WC/Co纳米复合粉中加入适量的复合抑制剂,经湿磨、挤压成型、加压烧结后检测其合金特性值,通过对比不同湿磨时间和烧结温度条件下的合金性能,研究复合粉生产挤压圆棒的工艺参数,研究结果表明:复合粉可应用挤压成型工艺生产出高性能的圆棒。钴12%合金圆棒的硬度可达92.8RA以上,抗弯强度达4 200MPa,碳化钨晶粒度小于0.4μm。
2013年06期 v.28;No.238 42-44+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K] [下载次数:1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 - 李健昌;
用沸石填料柱建立模拟装置,研究沸石吸附模拟氨氮废水和钨冶炼废水的动态规律、再生性质、穿透曲线、水力负荷曲线,吸附动力学等。试验结果表明,进水速度为2.72 BV时,处理氨氮浓度为50 mg·L-1模拟废水和98 mg·L-1钨冶炼废水,在穿透点分别为C/C0=0.3和0.15时,天然沸石柱可处理水量分别为126 BV、43 BV,改性后沸石柱可处理水量分别为157 BV、46 BV;随水力负荷增大,沸石柱可处理水量减小;吸附饱和沸石用8%NaCl溶液解吸再生效果好,成本低,但再生后的沸石吸附容量会变小;动力学分析发现,沸石柱吸附氨氮速度较快,是处理氨氮废水的优良吸附材料。
2013年06期 v.28;No.238 45-48+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6K] [下载次数:16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0 ]